• 2017年第17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最新进展与展望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1

      摘要 (9591) HTML (0) PDF 304.83 K (6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rTMS与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2

      摘要 (11874) HTML (0) PDF 396.43 K (6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抗抑郁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或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并探讨两者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rTMS治疗组和MECT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周、2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记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变,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评价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 HAMD总分、认知障碍因子分在治疗1周、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周后,rTMS组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MECT组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回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 MECT组患者的临床记忆量表总分、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回忆评分均显著低于 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组主诉记忆力下降者比例高于 rTMS组(P< 0.05)。结论 rTMS与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相当,rTMS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MECT。

    • 成都市青年男性焦虑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3

      摘要 (10257) HTML (0) PDF 523.47 K (6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都市 18~34岁青年男性焦虑情绪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成都市 18~34岁共 4 189名青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毒品使用障碍筛查量表(DUDIT)及自制一般信息与问题登记表。结果 四川省成都市青年男性焦虑情绪检出率为 20.4%;焦虑情绪与婚姻状况、酒精滥用、毒品滥用、长期患躯体疾病、是否看过心理医生、抑郁情绪、自杀企图、自伤行为、5年内有暴力行为、ACE分值、负性生活事件、色情信息使用频率相关(P< 0.01);其危险因素包括抑郁情绪、自杀企图、自伤行为、经历负性生活事件、酒精滥用、毒品滥用(P< 0.05)。结论 成都市青年男性的焦虑情绪检出率为 20.4%,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多种因素。

    • 路易体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比较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4

      摘要 (9521) HTML (0) PDF 424.87 K (6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路易体痴呆(DLB)和帕金森病痴呆(PDD)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画钟测验(Clock-drawing Test,CDT)、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本、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e,CDR)评估 20例DLB患者和56例 PD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比较不同痴呆阶段的两组患者神经心理学差异。结果 60%的 DLB患者存在症状的波动,多于PDD患者( 19.6%)(P=0.001)。中重度痴呆阶段, DLB 组NPI评分高于 PDD组(P< 0.05)。轻度痴呆阶段, PDD患者在 CDR的家庭生活和个人业余爱好域评分高于 DLB患者( P=0.039)。中重度痴呆阶段, DLB组记忆力(P=0.018)和定向力评分(P=0.010)以及 CDR总体得分(P=0.028)高于 PDD组。结论 临床工作中结合病史并对痴呆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DLB和PDD。

    • >专题
    •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5

      摘要 (8574) HTML (0) PDF 415.84 K (5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情况,为卒中二级预防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地连续纳入乌鲁木齐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242例,记录患者从住院开始到出院 12个月内的服药情况、停药原因。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 12个月时抗血栓药物服用率为 55.8%(135/242),民族( OR=4.007,95%CI=1.768~9.080)、文化程度(OR=2.953,95%CI=1.493~5.840)、支付方式(OR=0.189, 95%CI=0.060~0.594)血脂异常病史(OR=0.424,95%CI=0.217~0.831)与依从性相关。患者在出院 12个月时调脂药物的服用率为、59.9%(145/242),文化程度(OR=3.613,95%CI=1.844~7.082)、支付方式(OR=0.254, 95%CI=0.091~0.711)血脂异常病史(OR=0.340,95%CI=0.179~0.648)与依从性相关。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出院 12个月时降压药、的服用率为 71.9%(138/192),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 12个月降糖药物的服药率为 64.8%(59/91)。抗血栓药物、调脂药物依从性差主要原因为症状改善停药、认为无须服药等。降压药物、降糖药物依从性差原因主要为检查指标好转、认为无须服药等。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普遍偏低,提醒临床医生应对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加强指引作用。

    • 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相关脑微出血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6

      摘要 (7451) HTML (0) PDF 467.41 K (5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时脑微出血(CMBs)形成的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且在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 4 d内完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对纳入的患者随访 12个月, 12个月后复查 SWI,记录随访前后 CMBs的数量和部位。结果 共纳入了94例患者,其中发现伴 CMBs患者 50(53.2%)例,经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OR=1.2,95%CI=1.07~1.61,P=0.004)、年龄(OR=2.2,95%CI=1.25~3.92, P=0.006)是 CMB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年龄每增加 10岁,CMBs患病率增加 2.2倍,经 ROC曲线分析发现:年龄曲线下面积为 0.695(95%CI=0.588~0.802)年龄预测CMBs的最佳cutoff值为 62岁,当患者年龄 ≥ 62岁时,发生 CMBs的风险明显增高。在 12个月的随,访中有 22例患者复查SWI检查,发现新增 CMBs病灶 33个,经 Wilcoxon非参数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随访后 CMBs数量的中位数是 2.5个,基线时是 1个(Z=-3.1,P=0.002),随访前后CMBs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年龄≥ 62岁、高血压病史、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定期监测 CMBs的数量和部位,以指导二级预防治疗方案。

    •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的特点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7

      摘要 (7189) HTML (0) PDF 399.70 K (5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特点。方法 收集连续登记入院的首发 ICV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国际 RLS研究组制定的 4条基本诊断标准诊断RLS。比较ICVD合并RLS(观察组)和不合并 RLS(对照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评估结果。结果 共纳入 ICVD患者 370例,45例合并 RLS,检出率 12.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得分高;体重指数(BMI)高且少数民族所占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 Rankin量表( mRS)和Barthel指数( B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和少数民族为ICVD合并RLS的危险因素。结论 RLS在ICVD患者中检出率高;合并 RLS的ICVD患者的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和少数民族为ICVD合并RLS的危险因素。

    • >学术交流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家属近红外光谱成像的空间特点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8

      摘要 (7926) HTML (0) PDF 376.33 K (5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家属近红外光谱成像( NIRS)检测的空间特点。方法 入组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家属、健康人共三组各 20例,结合言语流畅性测试(VFT)行NIRS检测,分析3组的氧合血红蛋白(Oxy-Hb)脱氧血红蛋白(Deoxy-Hb)和总氧血红蛋白(Total Hb)的各通道的变化规律。结果 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 Oxy-Hb的通道 6,7,11,14,15, Deoxy-Hb的通道11,18,20,Total Hb的通道6,7,11,13,14,15。Oxy-Hb及Total Hb通道6,7,11,14, 15健康对照组均为负值,而患者组均为正值。通道 6,7的Oxy-Hb、Total Hb相对平均值,健康对照组低于患者组及家属组,通道18,20的Deoxy-Hb相对平均值,患者组、家属组低于健康对照组;通道 14, 15的Oxy-Hb、Total Hb相对平均值及通道 11的Deoxy-Hb相对平均值,患者组高于健康组及家属组。结论 患者组及家属组前额叶功能存在异常:右中背侧区的异常激活、左前额叶腹侧区的血流减慢可能为状态学标记;前额叶的左中腹侧区激活增强及右侧腹外侧区血流减慢不足可视为精神分裂症候选的生物学标记。

    • 操作性肌电反馈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09

      摘要 (7730) HTML (0) PDF 476.47 K (5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操作性肌电反馈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5),两组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8周后检测患者血中 BDNF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化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分别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血中BDNF表达及 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 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变化值和FMA评分变化值与血中BDNF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r=0.405,0.672;P< 0.05)。结论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上调脑梗死患者 BDNF表达,促进其功能康复。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的现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0

      摘要 (7378) HTML (0) PDF 520.30 K (50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 2型糖尿病人群伴发抑郁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15年 1月 ~2016年 12月在上海市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 550例老年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定及相关问卷调查,根据 PHQ-9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共病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共病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抑郁的发生率为45.27%;糖尿病病程、合并躯体疾病数、空腹血糖、 HbA1C为社区老年 T2DM患者共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老年 T2DM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高,在对社区老年 T2DM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时,除了需要积极控制血糖、 HbA1C外,还需要积极关注其可能存在的抑郁症状,做到前期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 基于决策树方法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影响因素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1

      摘要 (6743) HTML (0) PDF 605.83 K (49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相关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 2015年 1~7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收集被试的社会经济状况、既往病史、治疗史、骨密度、催乳素(PRL)等生化指标及住院期间的饮食、运动情况;按照骨密度是否异常进行分组,采用决策树方法探讨影响骨密度异常的因素。结果 44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骨密度异常的有300例(67.57%),其中骨质疏松者156例(35.14%)。“有无骨折史”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首要影响因素(χ 2=46.347,P< 0.01),“饮用咖啡浓茶”(χ 2=55.424, P< 0.01)和“每天室内运动”(χ 2=31.191,P< 0.01)是二阶节点,三阶节点为“吃豆制品”(χ2=35.801, P< 0.01)和“血钙水平”(χ2=25.281,P< 0.01)。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骨密度异常状况严重;既往骨折史对于住院患者预防骨质疏松意义重大,对于有骨折史的患者,适当增加室内运动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无骨折史的患者,除了定期监测其骨钙值以外,还应加强对其膳食习惯的干预。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疾病归因与首次就诊时间、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2

      摘要 (6496) HTML (0) PDF 430.65 K (4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疾病归因与首次就诊时间、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3 年 3 月 ~2015 年 3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调查家属对于患者疾病的归因,依据患者不同疾病归因将患者分为个体素质因素组(27例)、社会心理因素组(65例)、超自然因素组(8例)。患者出院后维持 1年的跟踪随访,分析比较不同疾病归因患者的病程、疾病复发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个体素质因素组患者病程明显低于社会心理因素组和超自然因素组(P< 0.05);个体素质因素组和社会心理因素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超自然因素组(P< 0.05);个体素质因素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明显高于社会心理因素组和超自然因素组,且社会心理因素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明显优于超自然因素组(P< 0.05);住院前 3组患者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1年后个体素质因素组 ITAQ评分、 SDSS评分明显优于社会心理因素组和超自然因素组,且社会心理因素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超自然因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个体化的宣传教育,改善其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消极的治疗态度,使家属积极支持患者维持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 >综述
    • 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制度及其国内外实践现状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3

      摘要 (6293) HTML (0) PDF 438.75 K (4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代法制中监护制度在保护精神疾病患者基本权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从立法到实施仍面临一些不足。现通过简要介绍国内外监护制度的现状及我国近年在立法上的完善,探讨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立法和法律规范的落实提出操作建议。

    • 鱼藤酮诱导拟帕金森病鼠科动物非运动症状的研究进展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4

      摘要 (6285) HTML (0) PDF 429.48 K (47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约 90%的 PD患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非运动症状(NMS),通常在运动症状发生前数年就表现出来,这些 NMS对 PD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由于表现隐匿,不易被早期发现。鱼藤酮诱导的 PD动物模型复制了 PD的主要病理变化——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以及残存的神经元内出现路易小体。近年来,这一模型所引起的 NMS也日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现就当前鱼藤酮诱导拟 PD鼠科动物模型的 NMS表现、病理及应用进行综述。

    • SSRI类抗抑郁剂在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5

      摘要 (6167) HTML (0) PDF 314.77 K (4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我国常用的抑郁自评量表介绍及应用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6

      摘要 (5667) HTML (0) PDF 393.30 K (3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内镜下扩大经鼻蝶鞍区解剖学研究进展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7

      摘要 (4209) HTML (0) PDF 350.57 K (2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鞍区位于中颅底中心部位,其解剖结构复杂、功能重要,是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肿瘤的好发部位。对于手术治疗此区病变,经鼻蝶入路利用鼻腔、蝶窦等自然腔隙,能缩短手术入路,较常规开颅创伤小,现对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鞍区手术所涉及的解剖结构进行综述。

    • 中枢神经系统周细胞功能障碍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8

      摘要 (3438) HTML (0) PDF 355.90 K (2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研究进展

      2017, 17(5).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17.05.019

      摘要 (3565) HTML (0) PDF 403.61 K (2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术后并发症,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是由多种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的关键是针对高风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而治疗则是依据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借鉴AD的治疗手段。本文对近期国内外关于 POCD的防治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并分别对药物、非药物以及传统医药在POCD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