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卷首语
    • 脚踏实地 扬帆远航

      2024(1).

      摘要 (28) HTML (0) PDF 154.66 K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坛
    • 脑膜瘤复发相关分子特征研究进展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1

      摘要 (60) HTML (0) PDF 552.28 K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大多可通过手术切除及放化疗等手段治愈。 但脑膜瘤复发率较高,其整体复发率为 10%~20%。探索脑膜瘤复发的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 就脑膜瘤复发相关分子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述染色体拷贝数、基因组、蛋白组及表观遗传学等 改变,以期为脑膜瘤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精准的分子标志物。

    • >论著
    • 基于脑脊液游离脂肪酸的列线图模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2

      摘要 (47) HTML (0) PDF 615.86 K (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脑脊液游离脂肪酸(FFA)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意识障碍患者 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32 例 AIS 伴意识 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第 90 天门诊随访时的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 (得分 4~6 分)和预后良好组(得分 0~3 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影响 AIS 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有 39 例患者,预后 良好组有 93 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69.12±9.66)比(60.34±8.27)岁]、有高血压病史比例[82.1% (32/39)比 64.5%(60/93)]、发病至入院时间[(6.87±2.31)比(4.14±1.21)h]、超敏 C 反应蛋白[(8.02±2.27) 比(4.37±1.78)m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4.28±3.67)比(10.24±4.03)ng/mL]和脑脊液 FFA 水平[(0.39±0.09)比(0.22±0.07)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S 伴意识障碍患者入院时脑脊液 FFA 高(OR=1.062,95%CI:1.034~1.090)、年龄 大(OR=1.113,95%CI:1.002~1.237)、发 病 至 入 院 时 间 长(OR=3.118,95%CI:1.413~6.881)及 NSE 高 (OR=1.651,95%CI:1.122~2.430)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 0.05)。上述变量预测 AIS 伴意识障 碍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88、0.634、0.786 和 0.79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0.315 mol/L、71 岁、 6 h 及 10 ng/mL。列线图模型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index 为 0.955,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 的区分度及一致性。结论 AIS 伴意识障碍患者的脑脊液 FFA 水平、血清 NSE 水平、年龄及发病至入院 时间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学术交流
    • 心理援助热线青少年来电者自伤行为特征及自伤后就医的影响因素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3

      摘要 (29) HTML (0) PDF 408.10 K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援助热线 11~18 岁青少年来电者的自伤行为特征及自伤后就医的影响 因素。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接听中既往有自伤行为的 青少年来电者为研究对象。接线员询问来电者来电前最后一次自伤行为发生时采用的自伤方式、自伤 原因、自伤目的以及是否就医等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来电者的自伤行为特征。 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青少年来电者自伤后就医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 6 022 例青少年 来电者,其中 77.9%(4 690/6 022)的来电者为女性,53.8%(3 241/6 022)的来电者为 11~15 岁。自伤行为 最常用的方式是用刀割伤,占 55.3%(3 328/6 022);自伤原因排名前 2 位的是情绪低落和家庭矛盾,分别 占 32.2%(1 940/6 022)、31.7%(1 908/6 022)。85.0%(5 116/6 022)的来电者自伤时有强自杀意念,仅 25.2% (1 519/6 022)的来电者自伤后去就医。与男性青少年来电者相比,女性青少年来电者自伤时用刀割伤的比 例更高,自杀意念更强,但自伤就医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71.534、9.311、14.882;均P<0.05); 16~18岁来电者服用治疗药的比例高于11~15岁来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7.485,P< 0.001)。多 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99,95%CI:1.022~1.406)、16~18 岁(OR=1.261,95%CI: 1.058~1.504)、受教育程度为初中(OR=1.388,95%CI:1.131~1.705)或高中(OR=1.371,95%CI:1.056~ 1.780)、服用治疗药(OR=3.341,95%CI:2.861~3.900)或其他有毒物(OR=3.669,95%CI:2.674~5.034) 以及有强自杀意念(OR=3.913,95%CI:1.969~7.776)均是青少年来电者自伤后就医的危险因素(均 P< 0.05);自伤次数≥ 2 次(OR=0.749,95%CI:0.648~0.865)、自伤原因为学习问题(OR=0.584,95%CI: 0.404~0.844)均是青少年来电者自伤后就医的保护因素(均P< 0.01)。结论 心理援助热线青少年来 电者较多采用刀割伤的方式自伤,且行为发生时自杀意念较强烈,但较少去就医;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青 少年来电者的自伤特征存在差异。性别、年龄、自伤方式、自伤原因、自伤次数、自伤时自杀意念强度均 是青少年来电者自伤后就医的影响因素。

    •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我效能影响的Meta分析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4

      摘要 (27) HTML (0) PDF 1.01 M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中关于 SFBT 对 PSD 患者焦虑、抑 郁情绪及自我效能感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9 月。使用 RevMan 5.4 和 Stata 软件评 价 SFBT 对 PSD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 13 篇文献,1 285 例 PSD 患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 SFBT 后的抑郁量表评分(SMD=-1.04,95%CI:-1.39~-0.69)、焦虑量表 评分(SMD=-1.12,95%CI:-1.87~-0.37)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MD=4.61,95%CI:3.64~5.58)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SFBT 能改善 PSD 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 我效能感,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和推广。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精神症状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5

      摘要 (35) HTML (0) PDF 350.30 K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神经精神症状(NPSs)的相关 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 97 例 AD 患者为研究 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患者 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 NPSs。对患者的头部进行 3T MRI 扫描后,采用 UBO-Detctor 软件提 取患者各脑区 WMH 体积。采用偏相关分析 AD 患者各脑区 WMH 体积与 MMSE、ADL、NPI 评分的相关 性。结果 97 例 AD 患者的 MMSE 评分为 11.0(5.5,19.0)分,ADL 评分为 38.0(26.0,54.0)分,NPI 评分为 16.0(3.0,34.0)分。AD 患者的 MMSE 评分与全脑、脑室周围、左侧颞叶、右侧颞叶 WMH 体积呈负相关(r= -0.240、-0.239、-0.332、-0.208;P< 0.05);ADL 评分与左侧颞叶、右侧颞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352、 0.257;P< 0.05);NPI 评分与左侧颞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373,P< 0.05)。NPI 的 12 项症状中, AD 患者妄想与左侧枕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214,P< 0.05);幻觉、激越 / 攻击性与左侧颞叶、顶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354、0.212、0.460、0.254;P< 0.05);焦虑、情感高涨 / 欣快、睡眠 / 夜间行为、食 欲 / 进食障碍与左侧颞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222、0.422、0.295、0.222;P< 0.05)。结论 脑白质 的损伤程度与 AD 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 NPSs 存在相关性,不同脑区的白质损伤与不同的 NPSs 相关,预防脑白质的损伤或能改善 AD 患者的 NPSs。

    • 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神经代谢改变:一项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6

      摘要 (33) HTML (0) PDF 349.10 K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 H-MRS)技术分析青少年双相抑郁(ABD)患者冲动攻 击行为(IAB)与腹内侧前额叶(vmPFC)神经代谢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3 年 1— 7 月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 23 例 30 d 内未经任何治疗的 ABD 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 Barratt 冲动量表(BIS-11)总分≥ 70 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加权总分≥ 5 分且体力攻击条目 得分≥ 1 分的患者纳入伴 IAB 组,将 BIS-11 总分< 70 分、MOAS 加权总分< 5 分且体力攻击条目得分为 0 分的患者纳入不伴 IAB 组。采用1 H-MRS 单体素扫描 vmPFC,比较两组患者 vmPFC 脑区 N- 乙酰天门 冬氨酸 / 肌酸(NAA/Cr)、胆碱 / 肌酸(Cho/Cr)、肌醇 / 肌酸(mI/Cr)的比值。结果 伴 IAB 组有 11 例患者,不 伴 IAB 组有 12 例患者。伴 IAB 组 ABD 患者的 NAA/Cr 值为(1.45±0.16),低于不伴 IAB 组的(1.69±0.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8,P<0.001)。两组患者的Cho/Cr值、mI/Cr值比较[(0.64±0.10)比(0.66±0.08)、 (0.49±0.19)比(0.54±0.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0、0.751;均P> 0.05)。结论 ABD 伴 IAB 患 者的 NAA/Cr 值下降,ABD 患者的 IAB 可能与 vmPFC 神经元密度减少或存在神经元功能障碍有关。

    • >综述
    • ADAM10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7

      摘要 (38) HTML (0) PDF 358.75 K (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特征是学习记忆功能下 降、多个认知领域受损,最终无法执行日常任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靶向 Aβ 仍是目前 AD 诊断和 治疗的重要策略。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10(ADAM10)作为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过程中的关键分泌 酶,不仅能减少 Aβ 的产生,还影响 AD 的病理,包括减少 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维持正常的突触功能、促 进海马神经发生和神经元网络的稳态。ADAM10 可能成为早期和准确诊断 AD 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 ADAM10 性质及其在 AD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讨论 ADAM10 作为治疗 AD 靶点的潜力,以期 为 AD 的深入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 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对疼痛阈值的影响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8

      摘要 (39) HTML (0) PDF 343.70 K (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患者除了自身情绪的改变外,对于疼痛的感知也会发生 变化。临床中,抑郁症患者的疼痛阈值增高常有报道,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也会影响疼痛 阈值。由于病理生理的复杂性,目前关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对疼痛阈值的影响及机制的结论阐述较 为单一,但疼痛阈值背后的大脑皮层、脑干的神经机制研究的创新层出不穷。本文就抑郁症及抗抑郁 药物对疼痛阈值的不同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从大脑、脑干、脊髓中的受体与递质方面探讨 疼痛传递及调节的潜在神经机制,旨在为抑郁症患者疼痛阈值改变的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精神健康复元的研究进展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09

      摘要 (41) HTML (0) PDF 328.80 K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精神健康复元是国际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要理念,重视精神障碍亲历者的亲身经历,关注 精神障碍亲历者是否超越精神障碍的限制,过上有意义、有希望、有目标的生活。目前,我国有关精神 健康复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综述从精神健康复元的概念、评估及干预措施 3 个角度对精神健康复元的 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1型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10

      摘要 (23) HTML (0) PDF 387.53 K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1 型发作性睡病(NT1)以脑脊液中下丘脑食欲素 -1(Hcrt-1)水平下降为重要指标。NT1 主 要的临床表现为不可抑制的日间过度思睡(EDS)、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夜间睡眠紊乱,同时常伴有入睡 前生动的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NT1 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复杂多样,而精神病性症状也是精神分裂症 的核心症状,这可能会对两者的诊断及治疗造成困难。本文对 NT1 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的 相关性及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两者的鉴别能力,提高对两者存在共病可能性的认 识,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11

      摘要 (31) HTML (0) PDF 428.82 K (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其预后及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的损害 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 以及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均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并影响认知功能的发展。本文从精神 分裂症认知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联系、病理研究及干预性研究 3 个层面进行综述,以期为 减轻和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参考。

    • >病例报告
    • 抗CASPR2抗体阳性的青少年莫旺综合征1例

      2024(1). DOI: 10.3969/j.issn.1009-6574.2024.01.012

      摘要 (29) HTML (0) PDF 371.19 K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稿约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稿约

      2024(1).

      摘要 (60) HTML (0) PDF 254.80 K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